2011.08 兒童活力排(一)追求材料

2011.8.14

週一 禱讀經節
帖前一3:「在我們的神與父面前,不住的記念你們信心的工作,愛心的勞苦,並對我們主耶穌基督之盼望的忍耐。」

各地的兒童工作,今後一旦起來,就要像浪潮一樣,你我不可沒有一點認識,沒有一點準備。我們所謂的兒童,乃是指著小學畢業以下,五歲以上的孩子們說的,這是我們兒童工作的對象;至於再小的孩子我們就不能照顧了,只好留給他們的父母。這樣的兒童照顧,如果要認真的作,那是比青少年還難;你若不好好的作,就無所謂了,因為小孩子年歲小,很容易應付。對於青年,大專學生,你要好好的預備,講道要講得像樣,你不容易欺負他們。

應避免主日學的作法

在基督教裡頭,是把兒童工作看作是一種近乎學校的工作,所以他們叫作主日學。在西方國家,主日學有好多種,有老人主日學,成人主日學,青年主日學,少年主日學,還有小孩主日學。我在美國,看到在基督教的許多禮拜堂裡,對於各種年齡的人都有主日學。他們是先有主日學,而後在一起聚會。在主日學裡頭,他們是用課本的;一年有五十二個禮拜,他們就有五十二個課程。同時他們的教材要出兩種,一種是分發給學生的,還有一種是教師拿在手裡的。對於這種作法,我們不太喜歡。我覺得我們的兒童聚會必須脫開主日學的性質,那個不是太好,我們不贊成。我們若是把兒童工作當作一個學校,授課給他們,我們從經歷中覺得是害多益少。這種作法所灌輸給兒童的都是知識,是先期的教育;以後等到兒童長大的時候,就不大願意聽道了。孩子們在主日學聽聖經的故事,都聽滑了,長大了再聽就不受感動了。在這裡的確有一個難處。

所以今後我們的教材絕對不可受基督教主日學的影響,不要說不能採用,連參考都不要參考。我請求你們,一定要把基督教的主日學作風丟掉,絕對不要去參考他們的東西。這對我們的兒童工作不僅沒有幫助,並且會叫我們作得走樣。

編寫教材該有的注意

那麼在兒童的帶領裡頭,到底要給他們什麼東西呢?照我的觀察,第一是從做人的方面幫助起。要給他們知道,人和禽獸不同,人和各種花草樹木不同。從這個地方說起,而後說到人的品德,人的行為,帶領他們學習孝順,愛人,清潔,規矩,誠實,作個正確的人。要注意不給他們太多宗教的思想,宗教的觀念。自然,說到人和禽獸不同,也可以順便題起,人是神創造的,天地都是神創造的,也說一點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,這一點點,再不要太多了。我很不贊成人把創世記一、二章都搬出來對兒童們講說。就是說到人的墮落,也只能稍微講一點,不要墮落的故事全盤搬出來。對兒童要講經歷,不要講許多的道理。給小孩子們知道得太多,不一定是益處。

你們訓練師資的時候,就要訓練他們自己會找故事,會找現實的例子。可以問兒童說,你在家裡把哥哥的糖偷來了,你看你誠實不誠實呢?你恨媽媽把大的糖留給妹妹,心裡非常不高興,就妒嫉了,你看你裡頭還愛不愛呀?當你對兒童講話的時候,都該是用寫實的說法。關於這於教材,我是這樣覺得,實在需要幾位弟兄,在真理上是明白的,在寫作上也是相當可以的,能花時間編一編。我們不必把兒童分成五、六級,只要分成初、中、高三級就可以了。這樣,教材也是分作三套,一套用兩年。

在初級教材中,要完全用小孩子的講法。說到人,就問兒童說,人跟狗一樣不一樣?人和雞一樣不一樣?人和老虎一樣不一樣?都不一樣。為什麼人和狗不一樣呢?和貓不一樣呢?和老虎不一樣呢?末了可以來個結論,這就夠了。不要把整個思想搬出來,就講現實的例子。慢慢的到了中級的教材,就給他們多一點聖經的知識。你可以給他們一個很深的印象,宇宙中有神,我們墮落了有罪,同時主耶穌是我們的救主。道不必講得太多,就是從聖經中給他們一個事實的印象。這樣,等兒童升到了高級,就相當不錯了,他們聽大聚會的道差不多可以跟上了。所以不給他們道理,只給他們一些認識,使他們知道一點輪廓。這就要在編寫時好好注意,不給先期的東西。

從前我們在北方的時候,那些教兒童的姊妹可有本事了。那時聚會,我們在樓上,兒童在樓下。我們上面大聚會講空空空,底下小聚會也講空空空;我們大聚會講對付肉體,小聚會也講對付肉體。以後慢慢給我發現了。就說這個不行,以後這些兒童都未熟早衰了,他們到了受浸以後沒法聽道了,因為他們在未得救以前,就聽過初信造就了。這種帶領是完全錯誤的,我們今天絕對不可這樣。再譬如,我這個禮拜天在會所裡聽見兒童們唱永久磐石為我開的詩,這也是太深了。所以你們也應當出來接受一點負擔,編一點兒童詩歌,要簡單而有趣味的。不一定是那麼宗教性,可以唱唱這花,唱唱這鳥,調子很輕鬆,慢慢的引到神的事上。關於兒童詩歌,我也贊成分三級。教材分三級,詩歌也分三級;每級至少五十首。(本信息摘自 1967.04 全臺同工聚會講道記錄)

週二 禱讀經節
路十八16:「耶穌卻叫他們來,說,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,不要禁止他們,因為神的國正是這等人的。」

全教會要全力來作兒童工作

我們的兒童工作能否作得好,一部分是寄託在教材上,再一部分是寄託在各地帶領的弟兄姊妹身上。各地負責的弟兄們以及同工們都要看見,兒童工作是神的大家庭裡的一件大事。一個家庭裡頭有孩子而不看顧,那怎麼可以?這應該是我們的第一件大事!沒有一個家庭不是把孩子看作第一,好好去照顧他們,養育他們,教導他們的;今天神的家裡有這麼多孩子,怎可以不去注意服事他們? 今後同工們到各地去作工,雖然是帶人認識主,帶人屬靈,但是在作法上還有相當的講究。我們必須注意姊妹工作和兒童工作。我們不能說,我沒有這個恩賜,我不能作。你不能作要學,我們總得學。不一定需要你親自去帶,你可以把當地帶頭的姊妹找來,把兒童的責任託給她們,鼓勵她們,幫助她們。一定要帶會教會接受負擔來注意兒童工作,集中全力來作。 你們在座的姊妹們都是各地教會帶頭的姊妹,你們也一定要接過這個兒童工作的擔子。你們要在教會的安排,長老的帶領之下,集中全力來作。要帶領全體姊妹們都有分於這分工作。長老們太忙,來不及顧到實行上細節的事,你們不必等他們;你們自己要好好禱告禱告,設計設計,安排安排,然後去問長老們說,我們打算這樣作,弟兄們看好不好?若是弟兄們認為可以,我們就作。這就像在一個家庭裡頭,先生忙著辦公,顧不到家裡的事,作主婦的就應該自己好好籌劃籌劃,讓先生同意一下就可以作了。這樣既不是獨斷獨行,又不致誤了事情。 要把兒童工作作好,三方面都得注意:第一、教材;第二、師資;第三、行政帶領。現在教材有專人負責編寫,各地該注意的就是師資的訓練和行政的帶領。你們在各地一定要推動兒童工作。弟兄們推動,姊妹們實際來作。若是你們都願意接受這個負擔,不失去大好的良機,那個後果實在是榮耀的!我的話就說到這個地步。我們今天作主的工,眼光一定要放遠,要放長。再有六年轉下去,今年小學一年級的都變成少年弟兄姊妹了。他們進入初中,作了中學生,中學的福音就推動了。到了他們升上高中,又推動高中的福音,帶領同學們蒙恩。他們又考進大學,大專又有了福音。這樣生生不息,好處太大了。所以我請求你們回去以後,一定要推動兒童工作,率領全教會的姊妹們來作,並且從少年姊妹中間選出一部分來,訓練她們作師資。(本信息摘自 1967.04 全臺同工聚會講道記錄)

週三 禱讀經節
申三十19:「今日呼喚天地向你們作證;我將生命與死亡,祝福與咒詛,陳明在你面前,所以你要揀選生命,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。」

壹、兒童工作的概述

就我而論,我在1925年進入教會,是年七月間在我的家鄉那裡興起了召會,從第二年開始,就有兒童聚會的需要。那時我們什麼也不知道,只在那裡有一點摸索。而兒童聚會開頭的目的,主要只是為著帶孩子的人看管兒童。以後我轉到上海,在那裡有兒童聚會,我也看到一些東西。再後,我們來到台灣,兒童加多了,我們就開始兒童工作。至於我在美國,也發現同樣的原則。

美國是一個先進的國家,非常看重兒童。由於美國社會很注意孩子,所以我們在美國一開工,就為著小孩子來聚會的事大加研究。美國家庭的習慣,父母外出時一定不會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裡,所以一般人作禮拜時都把孩子帶著,坐在旁邊。稍微一動,媽媽的手就擰他一下,所以每個孩子都安靜的坐在那兒。但是到我們中間聚會時,我看到這種情形,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這樣作,會給孩子一個最壞的感覺,等到他長大了,一定不喜歡聚會。」那麼要怎麼辦呢?我們就研究,決定替他們看孩子。所以美國的兒童聚會,也是開始於看顧孩子。慢慢演變,就引進了師資的問題,也編出一些教材,以後愈作,就像小小的雪球,愈滾愈大。

至於台北這裡,1965年我回來時,看見兒童相當多。據弟兄說,在1966、1967年時,兒童聚會人數是四千,但是,現在台北二十一個會所實到的人數只有五百幾十位。這種光景真像日落西山!為此,我早在前幾年就常常題醒弟兄們要看重兒童。

一、兒童工作的重要性

我們從經歷中實在覺得兒童重要。兒童工作不應僅僅是在弟兄姊妹來聚會的時候,替他們看管兒童。雖然因著環境,弟兄姊妹來聚會必須把兒童帶來,所以看管兒童這一面工作在大體上也是必需的。但是以今天的情形來看,兒童工作還需要有一個作用,就是栽培、培育我們的兒童。我可以說一些事實給你們聽,請你們看兒童工作是何等重要。1949年我們來台灣開工的時候,有幾位今天在各會所作長老的青年弟兄,他們的父母尚未結婚;經過我們的撮合,在這裡結了婚。但是三十年以後,他們的孩子都已長大,且在召會中事奉,擔負了重要的責任。去年十一月間,我到菲律賓去,令我大吃一驚,因為菲律賓的眾召會,從南到北都換了一代。青年的弟兄姊妹都起來了,同工、長老、替我作翻譯的,都是這些五十年以後初生的青年弟兄。這些情形就能給你看見,兒童工作實在太重要了。

二、兒童得救就能逐步成為國中、高中、大專的福音種子

我們是人,神定規我們要繁殖生養,但生下來的兒童要往那裡放?多年以前,我們並沒有發覺兒童就是一個大的福音;我們只顧傳福音,卻忽略了兒童也是福音的果子。前幾年我發現這個情形,就告訴弟兄們,要在台北作出一萬個兒童,這一萬兒童今天大部分就能成為弟兄姊妹了。不能說每一個兒童都能得救,但最少也有八成能得救,這就有八千人。並且這一萬的數字是輪轉的,年年有兒童長大出去,年年也有新的兒童進來。兒童得救了就是我們的少年弟兄姊妹,然後送到國中去,就成了國中的福音種子!我們去作工,他們就作內應,把班上的同學帶來,這樣國中福音就容易作了。假使一個學校沒有作教員的弟兄姊妹,也沒有學生弟兄姊妹,就很難進去。但是一個國中若有幾位少年弟兄姊妹,那就好像幾個「小炸彈」,隨時可以裡應外合。

他們在國中裡,帶一些同學得救,等到畢業了,大家又進入高中,成了高中的福音種子。高中三年,又帶了三倍的人得救。這些弟兄姊妹畢業了,進入大專,又成了大專的福音種子。這樣翻倍,實在不得了。假使這些兒童,從六歲入學算起,在兒童聚會中受了六年的教育,他們都得救了。進入國中,還繼續帶領他們,經過國中三年,高中三年,大學四年,總共接受了十六年的屬靈教育,這是一件何等有價值的事。

並且我們也盼望,弟兄姊妹在大學畢業後,不要立刻就業,最好留在召會中有兩年全時間,一半的時間學習真理,追求生命長大,另一半的時間則在召會中學習配搭事奉。兩年之後再看看是否主要你一生全時間,也許有十分之一是,而其他的人就都去作事。請你們想想看,這些弟兄姊妹學了十六年的屬靈教育,再加上兩年的全時間操練,他們到社會上去,實在能與眾不同。這樣的教育培養,何等有價值。這不僅是對主的工作有莫大的幫助,對整個社會人群及國家的貢獻,都有極大的助益。(本信息摘自「關於兒童工作」1985.2.6 講於台北)

週四 禱讀經節
羅九23:「且要在那些蒙憐憫、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,彰顯祂榮耀的豐富;」

三、兒童帶兒童,並且藉著兒童帶進未信的家庭

此外,我們作兒童工作還有一個作用。我們知道兒童都喜歡結交朋友,特別是六歲到十二歲的小朋友,常常如同帶魚一樣成群結隊。他們不一定聽父母的話,卻能聽小朋友的話。小朋友去帶小朋友,唱唱詩歌,就起了福音的作用。這樣就把福音傳給兒童了。然而我們的目的不僅是在兒童身上,還可以藉著兒童達到他們的父母和他們的兄弟姊妹身上。

回想西教士從前到中國傳教,他們第一件事就是設立學校。因為那時人民知識不開,西教士必須先教育他們,才能傳福音。一百年前,中國的學制還不確定,許多鄉鎮仍是古老的私塾教育,所以雖然許多人不喜歡聽福音,但是他們願意兒女受教育,就把兒女送進基督教的學校來讀書,想要不聽福音,不聽耶穌,這是不可能的,因為學校規定禮拜天一定要全體作禮拜。至於有沒有果效?看起來沒有什麼果效,但也不敢說一點果效都沒有,這就在於主的憐憫。

我前天聽到你們的見證,很受感動。有位弟兄說,有一個不信耶穌的人,告訴他們說:「信耶穌真好」;他就這樣信了耶穌。這就證明我們的主是又真又活的,只要有人題起祂的名字,傳揚祂的福音,就有人得救。所以你們不要輕看西教士在中國所作的工。當時固然許多學生都沒有得救,但是也有一些人得救了。或者在學校裡沒有得救,離開學校去就職,回想當初在學校裡所聽見的福音,就得救了。所以西教士花了許多的心血,設立學校,不僅是要啟發人的知識,至終更是把福音傳給人。今天我們的兒童聚會也要有這個作用,能帶進許多未信的家庭來。

你們不要說不在乎這一個、二個,要知道「聚水成流」的道理。你一點水不在乎,兩點水也不在乎,點點不在乎,最後連河流也沒有了。所以台北這麼大的一個召會,從小孩子開始就要起作用。等他長到五、六歲,就會去帶人了。這給我們看見兒童的重要性,對召會的發展有莫大的關係。千萬不要輕看這個。

四、兒童工作的原則,必需各面都是多方的

兒童工作既是如此重要,要怎麼作法呢?這件事沒有確實的作法。照我以往所經過的來看,像台北這樣大的地方召會有三、四千人聚會,兒童工作就不能夠是單方的,必須多方的作法。地點、時間、日期都應該是多方的,目的也是多方的,連教材也要多方的,不能劃一。先以地方為例,若是兒童聚會必需集中在會所,這個作法就殺死了一大半,下面的工作也就不能開展了。為什麼呢?第一,兒童來不及;第二,會所也沒有那麼多的地方。在安那翰召會,兒童聚會的房間有十幾個,仍然不敷使用;但是這些房間又只是一個禮拜用幾個鐘頭,造價非常高,平常卻別無他用。這個作法是很愚笨的。即或能預備那麼多房間,要兒童們都在一個時候到會所來聚會,也是不太容易。所以聚會地點必需是多方化。(本信息摘自「關於兒童工作」1985.2.6 講於台北)

週五 禱讀經節
腓二15:「使你們無可指摘、純潔無雜,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,作神無瑕疵的兒女;你們在其中好像發光之體顯在世界裡。」

五、地點是多方的 ── 弟兄姊妹的家裡

我和這裡的弟兄們交通,發覺一個最有利的優點,就像我們廣傳福音同樣的作法,那就是各個弟兄姊妹的家都打開來有兒童聚會。假使你家裡沒有兒童,你打開與否就在乎你自己,但是我覺得你最好有負擔打開。我也確實知道,一般老姊妹對兒童都有負擔。若是你們老姊妹們,兒女都已出國,家中只剩下老夫婦二人,現在環境也許可,那麼你們何樂而不為呢?你們把家裡的客廳打開,請五、六位鄰舍的小孩子來,就在家裡有兒童聚會。至於怎麼教他們,你們不用擔心,我們會預備一些教材。

若是一位老姊妹每週能把家打開一、二次,利用禮拜六下午兒童放假、玩耍的時間,把他們找來,這樣在家裡就有兒童聚會了。並且無形中也能和兒童的家有接觸,把福音傳給他們的家人,再普及到他們的親戚。這就是我們福音工作的原則,越普及越好,聯得越多越廣越好。久而久之自然會發生果效。我絕對相信我們帶進十個兒童,總會有三、兩個得救;即使當時不得救,以後慢慢記起來,回到召會中就得救了。

假使你自己的家中有兒童,就可以打開你的家,要你的孩子去把公寓裡鄰舍的小朋友,都請到家裡來,給他們看看兒童聚會的錄影,唱唱兒童詩歌,你自己就作老師。每個禮拜一次,這樣就有了兒童聚會。

我們目前到會的兒童有五百五十人,照統計來看這些六歲到十二歲的兒童,大概是來自四百個家庭。假使這四百個家,家家都打開來作兒童聚會,一家能有十位兒童,四百家就是四千位兒童。再加上沒有兒童的家也打開,要達到一萬個兒童是很容易的。這也是我們傳福音的方法之一,並且這是一個相當有長期果效的方法。所以我願意全召會都聽見今晚的交通,一同來行動。

會所也是可用的地方,但多半是為著看管兒童,也無法分成小組。因為:第一,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小房間;第二,沒有那麼多的師資。譬如弟兄姊妹來聚會時帶來了五十位兒童,可能就採取混合式,把他們安排在一個房間裡,看錄影、唱詩歌,也能有一點屬靈的培育。

六、時間是多方的 ── 是週六、主日下午兒童放假時

再者,兒童聚會在時間上也是多方的。不一定要在禮拜天,禮拜六下午也很好。趁著兒童們不上學的時間,就可以在家裡有一場兒童聚會。(本信息摘自「關於兒童工作」1985.2.6 講於台北)

週六 禱讀經節
林後十三11:「末了,弟兄們,要喜樂,要被成全,要受安慰,要思念相同的事,要和睦,如此那愛與和平的神,必與你們同在。」

七、實行時需要注意的一些事

至於怎樣實行,這就在乎兒童工作的帶領人和你們的接觸,一同接受負擔,在兒童的福音和工作上盡忠。若是我們家家都打開,請兒童到家裡來,無形中聚會的地方有了,聚會的教材也有了,還能節省人力,達到事半功倍的果效。我只能在原則上題一下,接下去就在乎你們的實行,也在乎各會所的長老們,協同來推動這件事。一年過一年就會有許多人,因著兒童工作進到召會中,成為福音的來源之一。所以這件事的結果還是福音的收成,長老們值得在這一面協同來推動。

關於在會所裡兒童聚會的師資,開頭的時候並不需要特別去安排,只要從聚會的人中找一些比較年輕的就可以。兒童們混合在一個房間裡,有兩、三位青年弟兄姊妹就去講故事給他們聽,帶他們唱詩歌,或放錄影給他們看。這一面的服事不必佔太多的人,只要是二十歲或三十歲左右的都可以來照顧兒童。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,但必須是全召會全體一起動員,才能作出一個相當高的人數來,並且一直這樣作下去,就會生生不息。教材的問題,我們也需要注意,並不是一點都不預備。這就需要推動這項工作的弟兄們去編寫。他們要籌劃,也要多方的禱告、交通,找出一些路來,交通給大家作參考,你們可用也可不用,都不是太呆板,而是多方的。

八、需要禱告和弟兄姊妹的配合

弟兄姊妹,盼望你們看見,我們這一次帶領兒童工作,原則一定是多方的。地點是多方的,時間是多方的,作法是多方的,師資是多方的,目的也是多方的。各方面都是多方的,一點也不受捆綁,只求我們能夠培育兒童,也藉著他們帶進更多未信家庭的兒童,因此就把福音傳到未信的家庭裡去。這是一舉數得的。我盼望弟兄姊妹不輕看這件事,也為這件事禱告;若是你有一點力量,盼望也能加進來。我特別盼望年長的姊妹們,你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,你們可以把家打開,一週一次,召集一些兒童在你家裡有兒童聚會。這樣作不會太難,至於結果,以長期而論,一定會收效。這件事需要大家的合作。

末了我們想這樣定規:無論全時間,或是半時間的,凡是三十歲以下的弟兄姊妹,除了安排到校園福音工作之外,還得兼負一個責任,就是兒童師資需要你們的時候,你們不可以推辭。在時間不衝突的情形下,你們都有責任來兼作兒童聚會的教師。至於三十歲以上,全時間和半時間的,也要兼作一件事情,就是小排的加強。雖然小排有專作推動的人,但你們都得去參加小排聚集,作小排的中堅,加強小排聚集。(本信息摘自「關於兒童工作」1985.2.6 講於台北)

台北市召會第12/36/37會所,為主培育屬靈後代訓練5